近日,航天三院159廠QC成果“提高某箱體電子束焊接一次合格率”獲2024年第49屆國際質量管理小組大會金獎。成績的取得,源自團隊對于質量的不懈追求。
將焊接一次合格率 從78.3%提至90%以上
在一次任務中,159廠八分廠生產的120個復雜箱體,960條電子束焊縫中,焊接一次合格率為78.3%,這嚴重制約了總體進度,給生產帶來巨大沖擊。為此,159廠八分廠組建了“鈑焊攻關”QC小組,將“提高某箱體電子束焊接一次合格率”作為攻關要務。
“鈑焊攻關”QC小組統(tǒng)計了廠內該產品其他批次的電子束焊接一次合格率曾高達88.9%,行業(yè)內其他單位類似結構箱體產品電子束焊接一次合格率曾高達90.5%。根據分廠實際情況、分析測算結果,“鈑焊攻關”QC小組將目標值設定為將某箱體電子束焊接一次合格率提高至90%。
巧用工具 集智攻關實現目標
“鈑焊攻關”QC小組成員10人中,有焊接、鈑金工藝,電子束焊工,裝配鉗工,負責試驗數據分析和方案協調的管理人員,QC指導人員。他們創(chuàng)新能力強、生產實踐經驗豐富、操作技能強,大家根據各自擅長領域分頭行動,查找缺陷原因。一張一張地檢查焊接一次不合格的X光底片,橫焊縫、環(huán)焊縫、縱焊縫,按生產批次和時間進行統(tǒng)計分析。最終發(fā)現,環(huán)焊縫中未熔合和氣孔占不合格項目的85.8%,是影響箱體電子束焊接一次不合格的主要癥結。
小組成員從生產實際問題出發(fā),從5M1E(造成產品質量波動的6個主要因素:人、機器、材料、方法、測量、環(huán)境)方面入手,針對未熔合和氣孔癥結進行原因分析,運用QC小組工具方法,最終確定“蒙皮圓度差、焊接速度快、工裝定位裝配精度差”3項主要原因。通過優(yōu)化焊接工裝、優(yōu)化焊接工藝流程、改進焊接工藝參數等措施,箱體電子束焊接一次合格率由活動前的78.3%達到了活動后的92.9%,成功實現課題目標,有效提高箱體焊接一次合格率,提升了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。
“這種攻關真不錯,提升效果太明顯了,解決了我們操作最關心的問題,干勁滿滿。”電子束焊工楊慶新高興地說。裝配鉗工王倉也表示“合格率提高了,極大地減少了焊接工裝的再裝配時間,每天又可以多干些產品出來了?!?/p>
做精“小成果” 展示“大作為”
“電子束焊接是自動化焊接技術之一,在159廠使用已經有23年,該課題的研究成果,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焊接合格率,減少了補焊次數,縮短了生產周期,同時也為同類產品電子束焊接提供了技術保障,提升了自動化焊接水平?!?59廠八分廠梁主任說,“小組成員QC專業(yè)知識能力、創(chuàng)新能力、團結協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,增強了團隊解決問題的信心?!?/p>
近年來,159廠開啟自動化轉型的同時,致力于質量提升和管理創(chuàng)新。QC小組活動的開展,始終立足于工作實際,以創(chuàng)新實用為導向,以“小、實、活、新”為原則,以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為目的,創(chuàng)新管理手段,加強過程管控,加大激勵力度,激發(fā)了廣大職工參與質量改進與創(chuàng)新的熱情,全員質量意識得到明顯提升,為159廠高質量發(fā)展提供了強勁動力,以做精“小成果”展示“大作為”。(文/王力杰 李丹)